為更好地解決民難民憂,增強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近日,輝南縣人民檢察院召開新聞發布會,通報“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開展情況。

年初以來,輝南縣檢察院結合黨史學習教育和政法隊伍教育整頓工作,認真落實省市院部署的“我為群眾辦實事”工作要求,結合檢察工作實際,聚焦司法難點,突出辦案重點,深化服務舉措,著力提升檢察機關執法滿意度。
小案攻堅“保平安”
開展“小案”集中攻堅,對人民群眾反映強烈的“盜搶騙”等多發性侵財犯罪快捕快訴,共批準逮捕11件17人,審查起訴30件39人,形成有力震懾。加快快審快結力度,辦理刑事案件適用認罪認罰程序225件356人,適用率為94.68%,適用簡易程序75件,適用速裁程序39件。同時,對發生在群眾身邊的電信網絡詐騙、套路貸、網絡傳銷等新型犯罪,提高訴訟效率,辦理1件9人,努力提升群眾幸福感、安全感和獲得感。
畫好服務“同心圓”
認真落實《優化營商環境條例》,成立知識產權辦公室,依法保護企業合法權益。院領導帶隊深入長龍、海通等企業,解決企業法律訴求。與縣工商聯深入協作,設立檢企服務站,通過座談會、走進企業等方式,畫好服務企業最大“同心圓”。堅持把《輕微犯罪免責免罰清單》落實到檢察辦案全過程,開展涉民營企業案件刑事訴訟“掛案”清理等專項工作,不起訴5人,適用認罪認罰從寬11人,經羈押必要性審查建議改變強制措施3人,營造讓民營企業放心投資、專心創業、安心經營的法治環境。
護航青春“助成長”
嚴格落實“雙向保護”原則,受理涉及未成年人刑事案件11件24人,作出附條件不起訴處理16人,不起訴率在全市位居首位。在辦理的一起12名高中生涉嫌聚眾斗毆案中,其中有11名學生面臨高考,鑒于其犯罪情節輕微,且認罪認罰,輝南縣檢察院從“三個效果”相統一的角度出發,通過與公安機關溝通協作,利用假期受理審查該案,依法作出附條件不起訴決定,保障涉案學生的正常學習和生活,現11名學生均已考入大學。突出保護合力,與法院、公安、婦聯聯合會簽《關于建立婦聯人員作為合適成年人參與刑事訴訟活動制度的實施意見》,共同維護未成年人健康成長。突出法治教育,走進17所學校上法治課,受教育師生達數千人。
信訪化解“解民憂”
開展涉法涉訴信訪化解攻堅行動,以12309檢察服務中心為依托,暢通和規范群眾訴求表達、利益協調、權益保障通道。辦結的37件信訪案件全部做到7日內程序性回復、3個月內辦理過程或結果答復。院領導帶頭接訪11件,組織公開聽證41件,其中簡易13件,高檢院轉辦的8件重復訪案件全部清理化解。
司法救助“暖人心”
強化當事人權利救濟,依法辦理司法救助1件,發放救助金2件。在辦理的一起刑事案件中,未成年被害人因治療導致學業停滯,同時巨額的治療費給其家庭造成巨大負擔。面對如此情況,該院積極行動,為未成年被害人開展心理疏導,并幫助其申請司法救助金,切實解決被害人困難。
狠抓作風“提質效”
深化“最多跑一次”改革,積極提供異地閱卷服務,以專網傳遞、郵寄光盤等形式,方便北京、通化等地律師異地閱卷,讓律師感受檢察溫度。全力推進法律文書上網,檢察院司法的依據、流程、結果能對社會公開的均在12309中國檢察網公開,不宜公開的點對點告知當事人,目前,公開程序性信息401條,發布重要案件信息13條,公開法律文書476份。同時,設立服務企業、未成年人保護兩個窗口,提供“點對點”專項法律保護,真正將便民利民措施落到實處。
來源/正義輝檢